【京都】
《-覓-棲-渡-》,2023
玻璃纖維樹脂、塗料
雕塑造型來自一期一會的候鳥白鷺,優雅的訪客每年依著時節遷徙,固定與經常如同這庭院裡的四季流轉。在這意象的「山水」之間,逐水草的鳥兒自在悠遊於「枯」之中,是作為一個鮮明的對比,也是共同作為時間恆常與轉瞬的象徵,雕塑的姿態與庭園造景皆捕捉了恆定中的變動。
【東勢】
《-覓-棲-渡-》,2023
原木、玻璃纖維樹脂、動力裝置
位於昔日原為林業製材場的儲木池,今日成為林業文化園區的生態池,《一覓一樓一渡一》的水鳥雕塑以詼諧的口吻回應東勢過去的產業與歷史記憶,以不純屬自然的特異動物姿態,為眼前的遼闊水景妝點出另一種風情。在這個自產業退役,成為文化景觀的自然園區裡,這些別具姿態的鳥群,就像在提點著「自然與資源不應只是由人類所獨享,動植物們也是這片風景的重要主角。」
水循環、電力設計|吳國瑋
樹脂翻模|林國瑋
圖片提供|藤木植人、山冶計畫。攝影:徐詠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