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人類與自然的關係從來就不是一個恆定不變的狀態。在人類自以為可以掌控自然之前,自然是恩惠也同時令人敬畏。後來當現代社會成形,人類逐漸的與祂區隔開來。人類重新定義自然,甚至改變了自然,最後,我們甚至創造了自然。以飼養箱為題,暗示這整個空間便是一個巨大的人造空間。
涵蓋整個空間地面的是鋪滿地面的梨枝。這些梨枝是嫁接過程中所產 生的「廢料」,通常的作法只是丟棄。我們向當地農民收購這些梨枝,將 他們收集起來再次使用。嫁接同樣是人類干預自然的一種技術,而這些 鋪在地面的梨枝也讓人聯想到庭園造景中常見的樹皮,鋪於土表作為 保護土壤、防止雜草、美觀裝飾之用。梨枝嫁接廢料——這些被人類取 捨掉的自然又重新回到「人工自然」的一部分。
點狀散佈在梨枝之上的是以開運竹做成的鳳梨盆景。從龍血樹到開運竹再到鳳梨(旺來)。人類不斷透賦予名字、配種、改變形狀,將偏好、意義與想像加諸在自然之中。 同樣置於地面的玻璃缸裡面裝的是藍色的亞甲基藍水溶液(通常加入水族缸中,作為滅菌與治療水族疾病)。水族缸(aquarium)也是飼養箱的一種形式,是人類為了保存自然而創造的「模擬自然」。每個魚缸上方懸吊著紫外線燈泡,隱隱約約照亮藍色的溶液中白色發亮的蝸牛殼。]
*作品屬於2018台中花博特展中的一部分:《山海之間-植物與人類永續的夢》
策劃:廖浩哲工作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