羅智信|LUO, JR-SHIN
中文/EN
關於
報導與評論
material-based
山演算(高雄市立美術館)
番茄種子通過身體發芽
Cat Litter Cat
Sink, Sunk, Suck
老顏色
等待中、開放中、消亡中@臺灣書院
等待中、開放中、消亡中(ACC)
開放容器
2015 香港巴塞爾藝術展
《新作輯》 -牛俊強、羅智信創作計劃
Comb Me a Waterfall
藍色的或灰色的
甚至,新郎被他的漢子們扒得精光
肥皂詩
口香糖上的皮鞋
美式尺碼
胸像I
胸像III
圓點領結
我的舊愛是你最新的甜心寶貝
夢裡的海洋壓得我好重
在床墊上
space-based
看我舞動
-覓-棲-渡-浪漫臺三線
地板內早餐@金馬賓館
像是一個夜店的小便斗:羅智信
無人區底有人在唱歌
2021利物浦雙年展:胃與港
2020 臺灣美術雙年展:禽獸不如
兩個房間,一個愛情故事
不存在的蝸牛
飼養箱(2018台中花博)
像是一個夜店的小便斗
Coconut Escape
漂流城市(時代美術館)
Slide, don’t Slip. 地板項目
2014 台北雙年展:劇烈加速度
雪倫-一個想像的藝術家助理
漂流城市(臺北市立美術館)
漂流城市(寶藏巖)
窗簾
image-based
Queens International 2013
from one to all
Unseen Daily Life
Photographs / Sculptures
mixed drink 2012-2013
land shifting
Calm Summer
Daily Serving

《飼養箱》 -台中花博,2018
開運竹、陶盆、石頭、梨枝、玻璃缸、紫外線燈泡、馬達、水、白化蝸牛、亞甲基藍
尺寸依空間而定

[人類與自然的關係從來就不是一個恆定不變的狀態。在人類自以為可以掌控自然之前,自然是恩惠也同時令人敬畏。後來當現代社會成形,人類逐漸的與祂區隔開來。人類重新定義自然,甚至改變了自然,最後,我們甚至創造了自然。以飼養箱為題,暗示這整個空間便是一個巨大的人造空間。

涵蓋整個空間地面的是鋪滿地面的梨枝。這些梨枝是嫁接過程中所產 生的「廢料」,通常的作法只是丟棄。我們向當地農民收購這些梨枝,將 他們收集起來再次使用。嫁接同樣是人類干預自然的一種技術,而這些 鋪在地面的梨枝也讓人聯想到庭園造景中常見的樹皮,鋪於土表作為 保護土壤、防止雜草、美觀裝飾之用。梨枝嫁接廢料——這些被人類取 捨掉的自然又重新回到「人工自然」的一部分。

點狀散佈在梨枝之上的是以開運竹做成的鳳梨盆景。從龍血樹到開運竹再到鳳梨(旺來)。人類不斷透賦予名字、配種、改變形狀,將偏好、意義與想像加諸在自然之中。 同樣置於地面的玻璃缸裡面裝的是藍色的亞甲基藍水溶液(通常加入水族缸中,作為滅菌與治療水族疾病)。水族缸(aquarium)也是飼養箱的一種形式,是人類為了保存自然而創造的「模擬自然」。每個魚缸上方懸吊著紫外線燈泡,隱隱約約照亮藍色的溶液中白色發亮的蝸牛殼。]


*作品屬於2018台中花博特展中的一部分:《山海之間-植物與人類永續的夢》
策劃:廖浩哲工作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