羅智信|LUO, JR-SHIN
中文/EN
關於
報導與評論
material-based
山演算(高雄市立美術館)
番茄種子通過身體發芽
Cat Litter Cat
Sink, Sunk, Suck
老顏色
等待中、開放中、消亡中@臺灣書院
等待中、開放中、消亡中(ACC)
開放容器
2015 香港巴塞爾藝術展
《新作輯》 -牛俊強、羅智信創作計劃
Comb Me a Waterfall
藍色的或灰色的
甚至,新郎被他的漢子們扒得精光
肥皂詩
口香糖上的皮鞋
美式尺碼
胸像I
胸像III
圓點領結
我的舊愛是你最新的甜心寶貝
夢裡的海洋壓得我好重
在床墊上
space-based
看我舞動
-覓-棲-渡-浪漫臺三線
地板內早餐@金馬賓館
像是一個夜店的小便斗:羅智信
無人區底有人在唱歌
2021利物浦雙年展:胃與港
2020 臺灣美術雙年展:禽獸不如
兩個房間,一個愛情故事
不存在的蝸牛
飼養箱(2018台中花博)
像是一個夜店的小便斗
Coconut Escape
漂流城市(時代美術館)
Slide, don’t Slip. 地板項目
2014 台北雙年展:劇烈加速度
雪倫-一個想像的藝術家助理
漂流城市(臺北市立美術館)
漂流城市(寶藏巖)
窗簾
image-based
Queens International 2013
from one to all
Unseen Daily Life
Photographs / Sculptures
mixed drink 2012-2013
land shifting
Calm Summer
Daily Serving
《像是一個夜店的小便斗》
台北當代藝術中心
2.24-3.11.2018

「你匆匆來去,我蹲在那,聽你們沈默或交談,自陶或社交,相互介紹過名字,今後便不再往來。我分析著你吃了與喝了什麼,從一種金黃色液體變成另外一種金黃色液體,你像是顆濾心,物質穿越過你便成為你的一部份,而我負責解讀成分,你的秘密和我一起很安全,像是對一個樹洞講話一樣,大家都知道樹洞是不說話的啊。」

──台北某間夜店廁所牆上的留言



〈像是一個夜店的小便斗〉這個計畫為台北當代藝術中心(TCAC)委託製作,隸屬於其2018年度計畫《2 Weeks異度空間》。這個計畫邀請藝術家、策展人、作家與劇場導演等不同領域的創作者,以空間做為最主要的媒介,重新想像不確定性(uncertainty)、場景(the scene)與時間軸(timeline)於藝術實踐中的意義與可能性。

在〈像是一個夜店的小便斗〉中,羅智信以一個「在夜店裡的小便斗」作為想像與隱喻的出發,將之比喻為一個接受、分析與產出的物件或機制,甚至讓人聯想到器官與活物。在計畫的引言中提到:「從一種金黃色液體變成另外一種金黃色液體」,表面上講的是酒吧裡的人們不停喝酒與上廁所的行為,但對於藝術家來說,更重要的是那個轉換的中介,也就是人的身體,藝術家將之比喻作「濾芯」,隱喻物質轉換流動的過程,並試圖解析當中攜帶與遺失的訊息。

物質與意義上的轉換在計畫中反覆的發生。展覽現場擺放著藝術家自己釀造的啤酒,而最主要的作品《水、麥芽、啤酒花、米、酵母》是一件涵蓋整個TCAC空間的作品,羅智信以和啤酒完全相同的成分,製作成溶液再將之塗抹於地面上,當人們走進時,鞋底沾黏的觸感可能會喚起走在夜店裡的空間與身體經驗。這件作品有別於藝術家過去利用現成物堆疊意義的手法,而以一個完全相反的途徑去對物質進行解構,這通過想像的拆解過程陌生化我們原本熟悉的日常物,挑戰了我們對物件/物質既定的認知,意圖探索新的物質語言與可能的感知途徑。

色彩也是貫穿整個計畫中的重要元素。在這計畫中,藝術家利用酸鹼物質與藥劑,混合了酚酞與PH指示劑來進行化學成色。在開幕派對上,現場也提供了各式能夠將尿液染色的飲料,並依照色彩漸層將搜集來的尿液排列於架上。在他的自述裡頭,他將那些顏色描述為:「實驗進程的顯影與識別」。
Tcac Floor Plan 改版
作品清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