〈像是一個夜店的小便斗〉這個計畫為台北當代藝術中心(TCAC)委託製作,隸屬於其2018年度計畫《2 Weeks異度空間》。這個計畫邀請藝術家、策展人、作家與劇場導演等不同領域的創作者,以空間做為最主要的媒介,重新想像不確定性(uncertainty)、場景(the scene)與時間軸(timeline)於藝術實踐中的意義與可能性。
在〈像是一個夜店的小便斗〉中,羅智信以一個「在夜店裡的小便斗」作為想像與隱喻的出發,將之比喻為一個接受、分析與產出的物件或機制,甚至讓人聯想到器官與活物。在計畫的引言中提到:「從一種金黃色液體變成另外一種金黃色液體」,表面上講的是酒吧裡的人們不停喝酒與上廁所的行為,但對於藝術家來說,更重要的是那個轉換的中介,也就是人的身體,藝術家將之比喻作「濾芯」,隱喻物質轉換流動的過程,並試圖解析當中攜帶與遺失的訊息。
物質與意義上的轉換在計畫中反覆的發生。展覽現場擺放著藝術家自己釀造的啤酒,而最主要的作品《水、麥芽、啤酒花、米、酵母》是一件涵蓋整個TCAC空間的作品,羅智信以和啤酒完全相同的成分,製作成溶液再將之塗抹於地面上,當人們走進時,鞋底沾黏的觸感可能會喚起走在夜店裡的空間與身體經驗。這件作品有別於藝術家過去利用現成物堆疊意義的手法,而以一個完全相反的途徑去對物質進行解構,這通過想像的拆解過程陌生化我們原本熟悉的日常物,挑戰了我們對物件/物質既定的認知,意圖探索新的物質語言與可能的感知途徑。
色彩也是貫穿整個計畫中的重要元素。在這計畫中,藝術家利用酸鹼物質與藥劑,混合了酚酞與PH指示劑來進行化學成色。在開幕派對上,現場也提供了各式能夠將尿液染色的飲料,並依照色彩漸層將搜集來的尿液排列於架上。在他的自述裡頭,他將那些顏色描述為:「實驗進程的顯影與識別」。
作品清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