〈像是顆濾心,物質穿越過你便成為你的一部份〉以空間裝置、雕塑、物件和限地觀念作品所組成。延續在前身計畫〈像是一個夜店的小便斗〉(臺北當代藝術中心,臺北,2018)、(不存在的蝸牛〉(谷公館,臺北,2019)中對於空間感知、心理狀態的研究,以廁所中不停流動的液體、黏膩的地板、蝸牛為喻依,各種轉換與變化被視覺化,不管是具體的化學變——或相對抽象的——意義或概念上的質變與轉化。拿物質與其發生變化的場所為引,藝術家持續探索與追問:是什麼讓材料變成作品的?物件和材料如何轉換與乘載意義?物如何穿越過我們而成為我們的一部份?而當人或物交會與交換的同時,我們之間的區別與分野是否早已模糊?
當菌絲為整座森林建立起聯繫網絡,人類肚子裡的細菌說不準也正幫著大腦思考。
「2020 臺灣美術雙年展:禽獸不如」,國立臺灣美術館,台中,臺灣,2020.10.17- 2021.02.28
策展人:姚瑞中